100675 移动通信实验系统 实验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0-11-02        浏览次数:161

英文课程名称: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xperiments   课程编号:100675

授课语言:中文                              学分: 1

学时:17实验学时:17

大纲执笔人:徐娟                            大纲审核人:


  1. 课程定位和基本要求

  1. 课程定位

课程主要面向通信工程专业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移动通信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及关键技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以及为进行复杂移动通信系统工程问题的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2.基本要求

使学生对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了解移动通信的前沿技术,认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使学生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分类,对LTE网络结构、关键技术、控制及移动性管理等各方面的内容有准确、全面的掌握。

使学生对LTEGSM通信系统的实物有比较感性的认识,对LTE心网和接入网的参数配置、安全及接入信令流程分析、系统功能实验以及GSM核心网参数及终端入网测试等全面掌握。

使学生最后对移动通信在整个通信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总体的把握和认识,具备将移动通信涉及的一些关键技术应用于其他通信领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系统设备的配置能力


二、“立德树人”育人内涵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在移动通信系统实验课中采用多源学习渠道,多元教学方式等多种方式进行本课程教学,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知识、技术以及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让学生真正成长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有国际视野、可以担当科技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学时分配

总学时

理论课学时

实验学时

习题学时

现场实践学时

上机学时

考核学时

17

0

16

0

0

0

1


四、实验项目和主要仪器设备与器材配置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类别

实验学时

主要仪器设备

设备复套数

主要消耗材料

所在实验室

验证

综合

设计

1

LTE的核心网和基站管理系统的软硬件配置



2

2

LTE系统、电脑等

20


信息与通信实验室

2

LET的核心网和接入网的参数配置



2

2

LTE系统、电脑等

20


信息与通信实验室

3

LTE数据卡配置及终端接入配置



2

2

LTE系统、电脑等

20


信息与通信实验室

4

网内数据上传下载及连接外网设置



2

2

LTE系统、电脑等

20


信息与通信实验室

5

即摄及传以及IP电话、程控电话互打实验



2

2

LTE系统、电脑等

20


信息与通信实验室

6

LTE的信令分析软件安装及随机接入信令流程分析



2

2

LTE系统、电脑等

20


信息与通信实验室

7

鉴权过程、安全模式交互过程以及UE能力级交互过程等的信令流程分析



2

2

LTE系统、电脑等

20


信息与通信实验室

8

GSM的系统管理软件配置及终端接入网测试



2

2

LTE系统、电脑等

20


信息与通信实验室


五、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的要求、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成绩评定需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平时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实验课操作和实验数据分析的能力。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出勤、课堂表现和实验操作;(2)实验报告撰写情况;(3)期末考试,由这三部分进行期末综合评定。重修要求与正常修课要求一样。


考核形式

考核方式

考核内容

比重(%

考勤

平时成绩

课堂表现

10%(务必每次参加实验)

过程考核

平时成绩

实验报告

45%

考试

期末考试

重要知识点

45%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名称

作者

出版社

版次

ISBN

教材性质

4G移动通信基站系统实验指导书

武汉威士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文,实验设备厂商内部自编

4G移动通信技术权威指南:LTELTE-Advanced (参考书)

Erik Dahlman等著,堵久辉等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

9787115324702

中文

LTE教程:业务与信令

孙宇彤

电子工业出版社

1

9787121324185

中文

移动通信原理

啜 钢

电子工业出版社

2

9787121288586

中文



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