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课程名称:Digital Image Processing课程编号:1020410
授课语言:中文/英文 学分:2
总学时:36 实验学时:6
大纲执笔人:陈康力 大纲审核人:
课程定位和基本要求
课程性质:专业课
课程面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实验基本要求:
掌握相关的图像处理算法的实现,能够利用一种编程工具完成相关算法,并能够选择合理的测试图像,进行测试。了解对相关算法的评价方法。
实验基本内容:
1、图像的输入输出:采用Matlab,OpenCV进行编程的相关编程环境和常用函数的使用。
2、图像的空域处理方法:
掌握直方图均衡、直方图规定化处理等技术;
熟悉数字图像平滑的模板处理方法;熟悉数字图像锐化的模板处理方法。
3、图像分割
用Matlab图像处理工具箱中的工具比较各种图像分割方法;
霍夫变换用于线检测
二、“立德树人”教育内涵
同济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国家重点大学,学校以“知识、能力、人格”为三位一体的全面素质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的本质功能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人格”。这三大功能之间的关系是:传授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力,最终发展积极人格。本课程的教学安排也遵循对应的模式。
(1)课程教学在学习理论与技术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国家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家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
(2)让学生熟悉课程专业领域内外的前沿技术,关注专业技术国内外新进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思考技术问题,培养学生的刻苦钻研精神;
(3)通过分组讨论、分组实践、分组报告等措施,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让学生锻炼沟通能力,有较好的自我认识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好的奉献精神。
三、学时分配
总学时 | 理论课学时 | 实验学时 | 习题学时 | 现场实践学时 | 上机学时 | 考核学时 |
36 | 28 | 6 | 6 | 2 |
四、实验项目和主要仪器设备与器材配置
序号 | 实验项目 | 实验类别 | 每 组 人 数 | 实验学时 | 主要仪器设备 | 设备复套数 | 主要消耗材料 | 所在实验室 | ||||
演示 | 验证 | 综合 | 设计 | 其他 | ||||||||
1 | 图像的输入输出Matlab,OpenCV | √ | 2 | 2 | 计算机 | |||||||
2 | 图像的空域处理方法 | √ | 2 | 2 | 计算机 | |||||||
3 | 图像分割识别 | √ | 2 | 2 | 计算机 |
五、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的要求、考核方式
实验课开始前,学生应根据实验要求,预习相关编程工具的知识,包括Matlab,C语言,Python语言。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的原理分析,编程工具的使用,测设图像选择,处理源程序,实验结果分析等部分构成。
实践部分(占50%)和考试部分(占50%)。
实践部分包括实验报告,和小项目设计报告两个组成部分。每学期会提供一下小项目案例给学生,由学生给出项目建议并实现该项目。
六、教材、实验指导书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版次 | ISBN | 教材性质 |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 Rafael C. Gonzalez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3 | 9787121305405 |